聚焦343|“一号产业”如何破浪前行?

2023-05-16 11:22:02

哪个医院治疗白斑最好

提起徐州的产业,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徐工徐工祝你成功”的广告语,以及其背后的工程机械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一个个金字招牌落户徐州,工程机械产业,也成为这里当之无愧的头牌。

1963年、2023年,两个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将80年时光压缩成徐州发展书卷上极不寻常的一页。字里行间中,徐州的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与徐工紧密相连。

八十年前的一声汽笛,第一台徐州制造的机械式汽车起重机走下生产线,向世人宣告着,工程机械产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八十年后的今天,来自徐工的单增海在全国两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整机国产化率由71%提升到100%,所有的关键零部件均实现了中国制造。”

八十年间,随着卡特、徐工等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利勃海尔、蒂森克虏伯等一系列专注于整机或核心零部件的知名企业纷纷来徐布局,工程机械企业数量达452家,以点带链、聚链成群的“强磁场”效应充分彰显。徐州逐步在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实现企业覆盖,构建起完备的“主机—零部件—后服务”全链条协作关系。

去年底,徐州工程机械集群成功获评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徐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剑指世界级,靠着“头雁领航、群雁起飞”的集群培育思路,坐拥厚重产业家底的工程机械产业,如整装待发的舰队,崛起于淮海中心。

工程机械如同一种基因,根植于城市血脉之中,与城市同频共振。从徐工集团前身成立,到行业巨头卡特彼勒入驻,从民营企业多点开花,到聚链成环形成产业集群,八十年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经历了一次次潮起潮落,但如果将其在图表中展现,就会发现,那是一个个微笑曲线。迈向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跨越时空而来的工程机械产业,正向新而行。“一号产业”,是徐州从未停止过的发展冲动。

在向蓝海深处不断前行中,这一庞大的产业舰队,正不断迎来挑战者、追赶者。在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长缨看来,破局的关键,是将工程机械集群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徐州打造成为全球工程机械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和智能制造中心。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中心,目的就是将科创优势转为发展胜势,其中关键,在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舰队的“主舰”,徐工深知这其中的重要性。在工程机械领域,控制器就像起重机的大脑,其灵活与否直接决定机械的运转效果。五六年前,这个小小控制器的相当一部分零件还都依赖进口。为此,徐工专门成立了重型控制研究所,攻坚控制软硬件的自主开发和应用。“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自主掌握了软硬件的设计技术,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我们的芯片全部都是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提起科技成果转化,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控制研究所所长柴君飞满脸自豪,“经过数十次实车数据联调和设计优化后,国产化自主化的控制器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已高于行业标准,部分技术指标超过进口同类产品。”

光有“主舰”发力还远远不够,集体发力方能乘风破浪。在国家高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座7层高的橙色建筑已然伫立,看上去格外亮眼。入驻于此的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致力于攻克高端工程机械新能源、传动、液压三个方向“卡脖子”共性技术,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开发,支撑主机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为工程机械装上“最强大脑”。“特别是一些高端的新型传动技术、液压技术,全部要通过我们基地来完成研发以及试制验证过程。后期我们会将这些东西推广到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内。”

“针对集群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我们今后要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重点攻坚,努力打造一批支撑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长缨说。今日的徐州工程机械产业,正围绕创新发展超前布局,已创建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成8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4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8个智能车间、5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实打实的成效,不断抢占行业有利“身位”。

工程机械产业,在一代又一代徐州人的不懈努力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不断建立的科研院所,持续催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正成为增强产业抵御风险强度的关键。面对未知的前方,纵是风高浪急,自巍然不动。

当前,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产业发展面临挑战。无论是行业调整期,还是基建拉动力度不足,都让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前景,为不少人所担忧。徐州这个千亿“舰队”如何驶向更远方?答案,唯有国际化。

今年3月,世界工程机械三大展会之一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大洋彼岸落下帷幕。2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徐工携9大类50种产品精彩亮相,让徐工在展会上格外耀眼。这是徐工迄今为止在海外参展设备最多的一次。“企业的国际化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企业要想国际化走深走远走实,就必须深入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看来,持续推动国际化进程,向世界展现中国工程机械的高质量发展与蓬勃生机,是徐工集团的使命与担当。

徐工的国际化之路远不止于此,在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单体规模世界领先的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厂建设中,以及世界上其他一系列大型施工现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装备的身影。

立足徐州、放眼全国、走向全球,从“跟跑”到“领跑”,从“五星级”到“世界级”,一个充满创新精神、心怀世界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正阔步前行。

远方不远,前路皆风景。站在新时代、立足新起点,需要我们聚力聚焦培育壮大“一号产业”,持续擦亮“金字招牌”,抢抓产业加速变革、新技术深度应用等发展机遇,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最前沿,加快壮大产业实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综合竞争力,这一“千亿”舰队,必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大潮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徐州广电记者|李尧

编辑|王峤

一审|渠峰

二审|张清

三审|王经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桥东百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教育科研、生活百科、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桥东百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